第二个字是上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颊上三毛

成语拼音

jiá shàng sān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半上半下

成语拼音

bàn shàng bàn xià

成语解释

指两可之间。

成语出处

《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

买上嘱下

成语拼音

mǎi shàng zhǔ xià

成语解释

贿赂上司,央告下人。同“买上告下”。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一○三回:“当下龚正寻个相识,将些银两,替王庆到营差拨处买上嘱下的使用了。”

谄上抑下

成语拼音

chǎn shàng yi xià

成语解释

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成语出处

《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颊上三毫

成语拼音

jiá shàng sān háo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同“颊上三毛”。

成语出处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灶上扫除

成语拼音

zào shàng sǎo chú

成语解释

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成语出处

章炳麟《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至五昼夜不卧,未尝有怨言,故能以弱胜强,若从灶上扫除焉。”

墙上泥皮

成语拼音

qiáng shàng ní pí

成语解释

比喻无用或低贱的附属物,也比喻妾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墙上泥皮。”

谩上不谩下

成语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语解释

瞒:欺骗。欺骗上级,对下级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

宋·江万里《宣政杂录·通同部》:“又谓制作之法曰:‘谩上不谩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不上不落

成语拼音

bù shàng bù luò

成语解释

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成语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姐姐……何苦把这个书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呆呆地百事皆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