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生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方生方死

成语拼音

fāng shēng fāng sǐ

成语解释

方:正在。指事物不断生成或消亡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杀生之柄

成语拼音

shā shēng zhī bǐng

成语解释

杀:杀戮;生:生存;柄:权力。执掌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

再生之德

成语拼音

zài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

指救命的恩德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贤妻,牌头金玉之言,实为再生之德。”

有生之年

成语拼音

yǒu shēng zhī nián

成语解释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余年。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养生丧死

成语拼音

yǎng shēng sàng sǐ

成语解释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生生死死

成语拼音

shēng shēng sǐ sǐ

成语解释

犹言一辈子。指从生至死。

成语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二:“宽复洒泣诉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傥伊父母必欲归,且随其主母起居耳。’”

初生之犊不畏虎

成语拼音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成语解释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祸生萧墙

成语拼音

huò shēng xiāo qiáng

成语解释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5回:“岂知祸生萧墙,元旦灾来,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知生之民

成语拼音

zhī shēng zhī mín

成语解释

知生:求生存。指在与自然界斗争中求生存的远古人民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