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无声无息

成语拼音

wú shēng wú xī

成语解释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音声如钟

成语拼音

yīn shēng rú zhōng

成语解释

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不声不响

成语拼音

bù shēng bù xiǎng

成语解释

指不说话;不出声。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应声虫

成语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 应声虫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细声细气

成语拼音

xì shēng xì qì

成语解释

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4回:“就听里面细声细气地说:‘闻贤弟,你焉能知道两个人的来意?这是为御猫而来。”

无声无色

成语拼音

wú shēng wú sè

成语解释

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成语出处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瓮声瓮气

成语拼音

wèng shēng wèng qì

成语解释

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风声鹤唳

成语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成语解释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 风声鹤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正声雅音

成语拼音

zhèng shēng yǎ yīn

成语解释

纯正优雅的音乐。

成语出处

唐·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