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时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见时知幾

成语拼音

jiàn shí zhī jī

成语解释

时:时势,时世;幾:细微的迹象,先兆。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监军之计在于持牢,而非见时知幾之变也。”

济时拯世

成语拼音

jì shí zhěng shì

成语解释

指拯救时世。 >> 济时拯世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 《后汉书·崔寔传》

不时之须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xū

成语解释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 不时之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一时之冠

成语拼音

yī shí zhī guàn

成语解释

冠:首位。一个时期居首位的人物

成语出处

《晋书·王献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一时半霎

成语拼音

yī shí bàn shà

成语解释

指很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与时俯仰

成语拼音

yǔ shí fǔ yǎng

成语解释

时:时势;俯仰:随宜应付。跟着世风进退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相时而动

成语拼音

xiàng shí ér dòng

成语解释

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违时绝俗

成语拼音

wéi shí jué sú

成语解释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良时美景

成语拼音

liáng shí měi jǐng

成语解释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成语出处

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积时累日

成语拼音

jī shí lěi rì

成语解释

形容时间长久。

成语出处

许地山《〈空山灵雨〉弁言》:“在睡着时,偶得趾离过爱,引领我到回忆之乡,过那游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积时累日,成此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