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食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4

耳食之谈

成语拼音

ěr shí zhī tán

成语解释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成语出处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终食之间

成语拼音

zhōng shí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吃完一顿饭的时间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寝食不安

成语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成语解释

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凤食鸾栖

成语拼音

fèng shí luán qī

成语解释

鸾凤非竹实不食,非悟桐不栖。比喻高位或帝位。

成语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髯客海归》:“我想起那李公子呵,所事撑达,与他争甚么凤食鸾栖。我自向碧梧中别寻支节。”

饱食暖衣

成语拼音

bǎo shí nuǎn yī

成语解释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成语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箪食壶酒

成语拼音

dān sì hú jiǔ

成语解释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不食之地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dì

成语解释

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成语出处

《礼记·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莽我焉。”

去食存信

成语拼音

qù shí cún xìn

成语解释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 去食存信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去食,自古缘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蔬食布衣

成语拼音

shū shí bù yī

成语解释

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梁书·张嵊传》:“嵊父临青州,为土民所害。嵊感家祸,终身蔬食布衣,手不执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