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百事大吉

成语拼音

bǎi shì dà jí

成语解释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成语出处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遇事掣肘

成语拼音

yù shì chè zhǒu

成语解释

掣肘:拉胳膊肘,指受牵制。一遇到事情就加以牵制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后来被贾总办晓得了,反说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

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成语拼音

chéng shì bù zú,huài shì yǒu yú

成语解释

成:成就;足:足够。指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坏。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5回:“部里书办们,成事不足,坏事有余;胜之不武,不胜为笑。”

惹事招非

成语拼音

rě shì zhāo fēi

成语解释

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有事之秋

成语拼音

yǒu shì zhī qiū

成语解释

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成语出处

《北史·王罴王轨等传论》:“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

万事俱休

成语拼音

wàn shì jù xiū

成语解释

休:罢休,完结。一切都完了。形容悲观失望到极点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昨日春今日秋,过中年万事俱休,空枉了堆金北斗。”

生事扰民

成语拼音

shēng shì rǎo mín

成语解释

生事:惹起事端。惹起事端,侵扰民众。指故意寻衅闹事,侵扰人民

成语出处

宋·苏轼《教战守》:“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惹事生非

成语拼音

rě shì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六:“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即事穷理

成语拼音

jí shì qióng lǐ

成语解释

指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