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慌手忙脚

成语拼音

huāng shǒu máng jiǎo

成语解释

形容动作忙乱。同“慌手慌脚”。

成语出处

老舍《小坡的生日》:“嗗拉巴唧向小姑娘一点头,慌手忙脚的跑出去。”

断手续玉

成语拼音

duān shóu xù yù

成语解释

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

《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毒手尊前

成语拼音

dú shǒu zūn qián

成语解释

泛指无情的打击。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唐臣传·李袭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村。”

拱手听命

成语拼音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成语出处

《明史·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飜手云覆手雨

成语拼音

fān shǒu yún fù shǒu yǔ

成语解释

语出 唐 杜甫 《贫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纷纷輕薄何須數。”后因以“飜手雲覆手雨”比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二折:“他飜手雲覆手雨,没定止性兒難據。”亦省作“ 飜手雨 ”。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世事忽驚飜手雨,馬蹄又踏化衣塵。”

著手成春

成语拼音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成语解释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札手舞脚

成语拼音

zhá shǒu wǔ jiǎo

成语解释

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双林坐化》第一折:“好一个配猴儿日的,札手舞脚的,恰便似个活螃蟹。”

束手受戮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shòu lù

成语解释

束:捆绑;戮:杀。捆起自己,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

束手就死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sǐ

成语解释

束:捆绑。捆起手来等死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

束手就毙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bì

成语解释

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成语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