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私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1

以私害公

成语拼音

yǐ sī hài gōng

成语解释

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以私害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徇私作弊

成语拼音

xùn sī zuò bì

成语解释

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徇私舞弊

成语拼音

xùn sī wǔ bì

成语解释

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少私寡欲

成语拼音

shǎo sī guǎ yù

成语解释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

灭私奉公

成语拼音

miè sī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

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

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营私罔利

成语拼音

yíng sī wǎng lì

成语解释

指谋求私利。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无私有意

成语拼音

wú sī yǒu yì

成语解释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8回:“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说我卧病在床,动止不得,难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