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天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升天入地

成语拼音

shēng tiān rù dì

成语解释

升:上升。上到天上,钻入地下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改天换地

成语拼音

gǎi tiān huàn dì

成语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成语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违天逆理

成语拼音

wéi tiān nì lǐ

成语解释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

成语出处

《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

顺天应人

成语拼音

shùn tiān yìng rén

成语解释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

成语出处

《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上天不负苦心人

成语拼音

shà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

成语解释

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上天入地

成语拼音

shàng tiān rù dì

成语解释

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也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成语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伤天害理

成语拼音

shāng tiān hài lǐ

成语解释

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欺天罔地

成语拼音

qī tiān wǎng dì

成语解释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欺诈的手段非常高。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刑天争神

成语拼音

xíng tiān zhēng shén

成语解释

刑天:神话人物。刑天同天帝争夺神位。比喻大无畏的精神

成语出处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