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天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雪天萤席

成语拼音

xuě tiān yíng xí

成语解释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成语出处

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诗:“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

挟天子令诸侯

成语拼音

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

成语解释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成语出处

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第一折:“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

逆天背理

成语拼音

nì tiān bèi lǐ

成语解释

逆: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陈仓路》头折:“则他那逆天背理可钐杀,我则待要剿除乱掠扶家国。”

弥天大谎

成语拼音

mí tiān dà huǎng

成语解释

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

成语出处

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轰天震地

成语拼音

hōng tiān liè dì

成语解释

轰:带有巨大响声的爆炸崩裂。形容声威巨大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只听得城隍庙里火炮齐鸣,轰天震地。”

沸天震地

成语拼音

fèi tiān zhèn dì

成语解释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成语出处

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

倚天拔地

成语拼音

yǐ tiān bá dì

成语解释

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成语出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咒天骂地

成语拼音

zhòu tiān mà dì

成语解释

形容信口乱骂。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员外偶然察听了些风声,便去咒天骂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个不耐烦方休。”

有天没日

成语拼音

yǒu tiān méi rì

成语解释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 有天没日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吓得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

顺天从人

成语拼音

shùn tiān cóng rén

成语解释

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同“顺天应人”。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顺天从人,传授圣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