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非同寻常

成语拼音

fēi tóng xún cháng

成语解释

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非同寻常可比。”

视同拱璧

成语拼音

shì tóng gǒng bì

成语解释

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4回:“求着他一副对子,一把扇子,那就视同拱璧,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非同儿戏

成语拼音

fēi tóng ér xì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 非同儿戏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视同陌路

成语拼音

shì tóng mò lù

成语解释

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0回:“他今有病,便视同陌路,此岂稍有人心者耶?”

树同拔异

成语拼音

shù tóng bá yì

成语解释

指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稷下赋》:“下论孔墨,上述羲炎,树同拔异,辨是分非。”

自同寒蝉

成语拼音

zì tóng hán chán

成语解释

寒蝉:冬天的蝉不叫。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比喻闭口不说话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标同伐异

成语拼音

biāo tóng fá yì

成语解释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抵》:“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

情同骨肉

成语拼音

qíng tóng gǔ ròu

成语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与公覆(黄盖),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

党同妒异

成语拼音

dǎng tóng dù yì

成语解释

犹言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成语出处

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