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形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0

分形共气

成语拼音

fēn xíng gòng qì

成语解释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成语出处

《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忧形于色

成语拼音

yōu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

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成语出处

《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殊形妙状

成语拼音

shū xíng miào zhuàng

成语解释

殊:特异。形状很特异奇妙。

成语出处

宋·周邦彦《汴都赋》:“与夫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

穷形极相

成语拼音

qióng xíng jí xiàng

成语解释

穷:尽,极;相:象。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1回:“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吊形吊影

成语拼音

diào xíng diào yǐng

成语解释

犹言形影相吊。比喻孤独寂寞。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槁形灰心

成语拼音

gǎo xíng huī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喜形于颜

成语拼音

xǐ xíng yú yán

成语解释

形:表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成语出处

《南齐书·柳世隆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形于颜。”

忘形之契

成语拼音

wàng xíng zhī qì

成语解释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成语出处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

怒形于色

成语拼音

nù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