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计行虑义

成语拼音

jì xíng lǜ yì

成语解释

计:计策。行:实施。虑:考虑。义:道义。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行论》:“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

言行若一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ruò yī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成语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风行电掣

成语拼音

fēng xíng diàn chè

成语解释

掣:闪过。像风一样飞驰而过,像闪电一样一闪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成语出处

清·姜承烈《序》:“先生触目,洞中机要,剖决若神,风行电掣。”

夜行昼伏

成语拼音

yè xíng zhòu fú

成语解释

伏:藏匿。夜间行走,白天隐藏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膝行蒲伏

成语拼音

xī xíng pú fú

成语解释

伏地爬行。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改行为善

成语拼音

gǎi xíng wéi shàn

成语解释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

改行从善

成语拼音

gǎi xíng cóng shàn

成语解释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成语出处

《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言行不贰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bù èr

成语解释

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成语出处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先行后闻

成语拼音

xiān xíng hòu wén

成语解释

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

《后汉书·酷吏列传》:“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

言行相副

成语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fù

成语解释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同“言行相符”。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