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牙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呲牙咧嘴

成语拼音

cī yá liě zuǐ

成语解释

1.露出牙齿,咧开嘴巴。 峻青 《秋色赋·故乡杂忆》:“在那些血腥的日子里, 潍河 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呲牙咧嘴。”2.形容相貌凶狠或样子难看。 方之 《内奸》:“他们( 日本 鬼子)呲牙咧嘴叽哩咕噜了一阵,两个青年答不上来,被当场枪杀了。”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佛像也被炸得东倒西歪,呲牙咧嘴。”3.形容难以忍受的怪模样。 王传盛 徐光 《少年铁血队》六:“进了木屋,小个子特务,呲牙咧嘴地喊着:‘啊唷,屋里好冷哪!’”

以牙还牙

成语拼音

yǐ yá huán yá

成语解释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成语出处

《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张牙舞爪

成语拼音

zhāng yá wǔ zhǎo

成语解释

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龇牙咧嘴

成语拼音

zī yá liě zuǐ

成语解释

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讪牙闲嗑

成语拼音

shàn yá xián kē

成语解释

指闲得无聊,磨牙斗嘴以为笑乐。

成语出处

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隐》套曲:“挺王留讪牙闲嗑,李大公信口开河。”

挤牙膏

成语拼音

jǐ yá gāo

成语解释

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成语出处

陆文夫《写在之后》:“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巴里挤‘牙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

伶牙俐齿

成语拼音

líng yá lì chǐ

成语解释

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成语出处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牙牙学语

成语拼音

yá yá xué yǔ

成语解释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

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挑牙料唇

成语拼音

tiǎo yá liào chún

成语解释

摇动嘴唇。指吵嘴,争吵。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又不是挑牙料唇,只待要寻争觅衅。”

灵牙利齿

成语拼音

líng yá lì chǐ

成语解释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成语出处

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