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眼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过眼烟云

成语拼音

guò yǎn yān yún

成语解释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青眼相看

成语拼音

qīng yǎn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

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眉眼高低

成语拼音

méi yǎn gāo dī

成语解释

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 有眼不识泰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望眼欲穿

成语拼音

wàng yǎn yù chuān

成语解释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寄微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火眼金睛

成语拼音

huǒ yǎn jīn jīng

成语解释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成语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两眼一抹黑

成语拼音

liǎng yǎn yī mā hēi

成语解释

瞎眼。比喻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两眼一抹黑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文学本体上倒腾先谓语后主语光动词没名词一百多句不点标点看晕一个算一个!”

青眼相加

成语拼音

qīng yǎn xiāng jiā

成语解释

青眼:眼睛平视。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 >> 青眼相加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

大眼望小眼

成语拼音

dà yǎn wàng xiǎo yǎn

成语解释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办好。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众人大眼望小眼,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