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言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遣言措意

成语拼音

qiǎn yán cuò yì

成语解释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成语出处

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片言只字

成语拼音

piàn yán zhǐ zì

成语解释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成语出处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

昌言无忌

成语拼音

chāng yán wú jì

成语解释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成语出处

清·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

胡言乱道

成语拼音

hú yán luàn dào

成语解释

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行言自为

成语拼音

xíng yán zì wéi

成语解释

行:行为;言:言论。行为和言论都是自己发出的。比喻要自己约束自己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方言矩行

成语拼音

fāng yán jǔ xíng

成语解释

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孝感》:“彭一庵,名珑,字云客,长洲人,方言矩行,士林推重。”

正言直谏

成语拼音

zhèng yán zhí jiàn

成语解释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成语出处

三国·魏·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躁言丑句

成语拼音

zào yán chǒu jù

成语解释

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有言在前

成语拼音

yǒu yán zài qián

成语解释

已以有话说在前头。指事先打了招呼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在前,一字也不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