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影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9

畏影而走

成语拼音

wèi yǐng ér zǒu

成语解释

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曰中者也。”

衾影无惭

成语拼音

qīn yǐng wú cán

成语解释

衾:被子。指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成语出处

南朝齐·刘昼《新论·慎独》:“故身恒居善,则内无忧虑,外无畏惧,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宋史·蔡元定传》:“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

蹑影潜踪

成语拼音

niè yǐng qián zōng

成语解释

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同“蹑影藏形”。

成语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奏捷》:“蹑影潜踪,追来不放松,敛锐锋藏,还愁遇夹攻。谋臣计也空,武臣力也穷。”

掠影浮光

成语拼音

lüè yǐng fú guāng

成语解释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成语出处

《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敛影逃形

成语拼音

liǎn yǐng táo xíng

成语解释

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

南朝·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方敛影逃形,匡坐编蓬之下,遂遭烟露余彩,日月末光。”

画影图形

成语拼音

huà yǐng tú xíng

成语解释

摹绘人的形象。古代悬赏通辑逃犯,画其面影,张贴各处已便捕捉。 >> 画影图形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奉上司明文,遍张文榜,画影图形,十家为甲,排门粉壁,各自挨捕。 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

顾影惭形

成语拼音

gù yǐng cán xíng

成语解释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成语出处

晋·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顾影弄姿

成语拼音

gù yǐng nòng zī

成语解释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与埒。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无影无踪

成语拼音

wú yǐng wú zōng

成语解释

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成语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蹑影藏形

成语拼音

niè yǐng cáng xíng

成语解释

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昼即途中寻鬼路,蹑影藏形恒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