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有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各有所长

成语拼音

gè yǒu suǒ chéng

成语解释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成语出处

《管子·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心有余悸

成语拼音

xīn yǒu yú jì

成语解释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成语出处

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死有余辜

成语拼音

sǐ yǒu yú gū

成语解释

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死有余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若有若无

成语拼音

ruò yǒu ruò wú

成语解释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成语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心有灵犀一点通

成语拼音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成语解释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徒有其表

成语拼音

tú yǒu qí biǎo

成语解释

徒:只,仅。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恶有恶报

成语拼音

è yǒu è bào

成语解释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成语出处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大有裨益

成语拼音

dà yǒu bì yì

成语解释

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成语出处

《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情有可原

成语拼音

qíng yǒu kě yuán

成语解释

按情理,有可原谅的地方。

成语出处

《后汉书·霍胥传》:“光之所至,情既可原,而守阙连年,终不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