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怨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恩怨分明

成语拼音

ēn yuàn fēn míng

成语解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蝶怨蛩凄

成语拼音

dié yuàn qióng qī

成语解释

蛩:蟋蟀;凄:悲伤。比喻哀怨凄凉的思念之情

成语出处

清·孙麟趾《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蝶怨蛩凄书不尽,只封将泪点教君寄。”

资怨助祸

成语拼音

zī yuàn zhù huò

成语解释

资:资助。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任怨任劳

成语拼音

rèn yuàn rèn láo

成语解释

任:担当,经受。不怕招怨,也不怕吃苦。同“任劳任怨”。

成语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众怨之的

成语拼音

zhòng yuàn zhī dì

成语解释

众人怨恨的目标。

成语出处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可见得我们就这大关的事不是好事,我这当督检的,还是众怨之的呢。”

东怨西怒

成语拼音

dōng yuàn xī nù

成语解释

指任意指责别人。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鹤怨猿惊

成语拼音

hè yuàn yuán jīng

成语解释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成语出处

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构怨伤化

成语拼音

gòu yuàn shāng huà

成语解释

构:造成;化:教化。指在人民中间造成怨恨,使对人民的教化受到伤害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市怨结祸

成语拼音

shì yuàn jié huò

成语解释

市:买,换取;祸:灾祸。换取怨恨,结下祸根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