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重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举重若轻

成语拼音

jǔ zhòng ruò qīng

成语解释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成语出处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负重涉远

成语拼音

fù zhòng shè yuǎn

成语解释

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同“负重致远”。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豆重榆瞑

成语拼音

dòu chóng yú míng

成语解释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成语出处

三国·魏·稽康《养生论》:“豆令人重,榆令人瞑。”

头重脚轻根底浅

成语拼音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成语解释

头比脚重没有基础。比喻根基不扎实

成语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死重泰山

成语拼音

sǐ zhòng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死得光荣。 >> 死重泰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弃重取轻

成语拼音

qì zhòng qǔ qīng

成语解释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恩重丘山

成语拼音

ēn zhòng qiū shān

成语解释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轻重倒置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成语解释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成语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名重一时

成语拼音

míng zhòng yī shí

成语解释

名:名声;一时:当代。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

成语出处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居重驭轻

成语拼音

jū zhòng yù qīng

成语解释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成语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