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子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易子析骸

成语拼音

yì zǐ xī hái

成语解释

指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 易子析骸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

诸子百家

成语拼音

zhū zǐ bǎi jiā

成语解释

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成语出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哑子得梦

成语拼音

yǎ zǐ dé mèng

成语解释

哑子:哑巴。哑子做了一个梦,心里全明白,却不能向人表达。比喻有某种感受却无法向人说出来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

鹤子梅妻

成语拼音

hè zǐ méi qī

成语解释

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亦喻指妻子儿女。

成语出处

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

余子碌碌

成语拼音

yú zǐ lù lù

成语解释

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无能,表示对别人的轻视。

成语出处

《后汉书·猿文苑传下·祢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成语拼音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成语解释

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天子无戏言

成语拼音

tiān zǐ wú xì yán

成语解释

指帝王说话算数。 >> 天子无戏言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