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足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鼎足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

成语拼音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

成语解释

智:智谋,指巧诈,诡辩。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臣术》:“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知足不殆

成语拼音

zhī zú bù dài

成语解释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危险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七足八手

成语拼音

qī zú bā shǒu

成语解释

形容慌张乱闯。同“七脚八手”。

成语出处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不足为意

成语拼音

bù zú wéi yì

成语解释

不值得介意。 >> 不足为意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不足齿数

成语拼音

bù zú chǐ shǔ

成语解释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成语出处

《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鼎足之势

成语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鼎足之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成语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成语解释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踵足相接

成语拼音

zhǒng zú xiāng jiē

成语解释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同“踵趾相接”。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无足重轻

成语拼音

wú zú zhòng qīng

成语解释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同“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