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字开头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5

鼎足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鼎足而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新革故

成语拼音

dǐng xīn gé gù

成语解释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成语出处

《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鼎鼐调和

成语拼音

dǐng nai tiáo hé

成语解释

比喻处理国政。

成语出处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鼎足之势

成语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鼎足之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鼎大名

成语拼音

dǐng dǐng dà míng

成语解释

形容名气很大。

成语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鼎分三足

成语拼音

dǐng fēn sān zú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二十回:“今番克敌制胜,谁人及得先生良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鼎足三分

成语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玉龟符

成语拼音

dǐng yù guī fú

成语解释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成语出处

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鼎鼎有名

成语拼音

dǐng dǐng yǒu míng

成语解释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成语出处

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鼎鱼幕燕

成语拼音

dǐng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