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一成不变

成语拼音

yī chéng bù biàn

成语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成语出处

《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来路不明

成语拼音

lái lù bù míng

成语解释

来历未验明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5回:“如今爹也没了,大娘他养出个墓生儿来,莫不也是来路不明?”

治标不治本

成语拼音

zhì biāo bù zhì běn

成语解释

标:树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节;本:草木的茎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只从表面上、枝节上加以治理,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成语出处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8章:“伟哥这种药,治标不治本,我劝你还是不试为好。”

不紧不慢

成语拼音

bù jīn bù màn

成语解释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半死不活

成语拼音

bàn sǐ bù huó

成语解释

形容筋疲力尽,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

生死不渝

成语拼音

shēng sǐ bù yú

成语解释

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成语出处

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然其先必有数十人或数百人,同一心志,生死不渝。”

扞格不入

成语拼音

hàn gé bù rù

成语解释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放荡不羁

成语拼音

fàng d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 放荡不羁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自顾不暇

成语拼音

zì gù bù xiá

成语解释

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 自顾不暇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今虽略有生机,但自顾不暇,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

述而不作

成语拼音

shù ér bù zuò

成语解释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