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剩水残山

成语拼音

shèng shuǐ cán shān

成语解释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

唐·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互相残杀

成语拼音

hù xiāng cán shā

成语解释

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天下之人,互相残杀。”

断编残简

成语拼音

duàn biān cán jiǎn

成语解释

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败鳞残甲

成语拼音

bài lín cán jiǎ

成语解释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成语出处

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剩蕊残葩

成语拼音

shèng ruǐ cán pā

成语解释

蕊:花蕊;葩:花。比喻已被摧残蹂躏的女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虽然一霎之情,义坚金石,他日勿使剩蕊残葩,空随流水。”

剩馥残膏

成语拼音

shèng fù cán gāo

成语解释

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9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断墨残楮

成语拼音

duàn mò cán chǔ

成语解释

指残缺不全的典籍。

成语出处

明·王世贞《题俞紫芝急救章》:“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遂与仲温并驱。”

剩山残水

成语拼音

shèng shān cán shuǐ

成语解释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虎口残生

成语拼音

hǔ kǒu cán shēng

成语解释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断幅残纸

成语拼音

duàn fú cán zhǐ

成语解释

断:残;幅:指小笺。指残留或不相联属的写有诗文的小笺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行书·吴通玄》:“至于文稿,断幅残纸人争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