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格于成例

成语拼音

gé yú chéng lì

成语解释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向来没个点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

众心成城

成语拼音

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成语解释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要好成歉

成语拼音

yāo hǎo chéng qiàn

成语解释

歉:心觉不安。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

挥剑成河

成语拼音

huī jiàn chéng hé

成语解释

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接袂成帷

成语拼音

jiē mèi chéng wéi

成语解释

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积非成是

成语拼音

jī fēi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

积:长期所形成的。长期所形成的谬误,反被认为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反老成童

成语拼音

fǎn lǎo chéng tóng

成语解释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成语出处

《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总戈成林

成语拼音

zǒng gē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

聚集兵器可以成林。形容兵力强盛。《宋书·桂阳王休範传》:“練甲照水,總戈成林,劋此纖隸,何患不克。”

竖子成名

成语拼音

shù zǐ chéng míng

成语解释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三人成市虎

成语拼音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成语解释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成语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星能挠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