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倒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颠鸾倒凤

成语拼音

diān luán dǎo fèng

成语解释

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帷里效绸缪,颠鸾倒凤百事有。”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成语拼音

é méi dào cù,fèng yǎn yuán zhēng

成语解释

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翻箱倒柜

成语拼音

fān xiāng dǎo guì

成语解释

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本末倒置

成语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成语解释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

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投机倒把

成语拼音

tóu jī dǎo bǎ

成语解释

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方式扰乱市场,牟取暴利。

成语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7章:“投机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条文的事情,弯弯绕那家伙能干这样傻事?”

排山倒海

成语拼音

pái shān dǎo hǎi

成语解释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骑驴倒堕

成语拼音

qí lǘ dǎo duò

成语解释

形容太平之世。

成语出处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

移山倒海

成语拼音

yí shān dǎo hǎi

成语解释

搬动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伟气概。

成语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惯能撒豆成兵。”

毛发倒竖

成语拼音

máo fā dǎo shù

成语解释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

颠三倒四

成语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