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1

富可敌国

成语拼音

fù kě dí guó

成语解释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成语出处

《汉书·邓通传》:“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舟中敌国

成语拼音

zhōu zhōng dí guó

成语解释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舟中敌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以寡敌众

成语拼音

yǐ guǎ dí zhòng

成语解释

用少数人抵敌众多的人

成语出处

《金史·吾扎忽传》:“吾扎忽性聪敏,有才智,善用军,常出敌之不意,故能以寡敌众。”

以卵敌石

成语拼音

yǐ luǎn dí shí

成语解释

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

同仇敌忾

成语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成语解释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同心敌忾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dí kài

成语解释

同怀强烈的愤恨以对付敌人。

成语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

棋逢敌手

成语拼音

qí féng dí shǒu

成语解释

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

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一人敌

成语拼音

yī rén dí

成语解释

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隐若敌国

成语拼音

yǐn ruò dí guó

成语解释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成语出处

《史记·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