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叠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层楼叠榭

成语拼音

céng lóu dié xiè

成语解释

层:重复,接连不断;榭:建在台上的房屋。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层楼叠榭一般。”

层山叠嶂

成语拼音

céng shān dié zhàng

成语解释

层:层次;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叠:重复。形容山峰起伏,连绵重叠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6回:“约行数十里,但见前面层山叠嶂,险恶异常。”

架屋叠床

成语拼音

jià wū dié chuáng

成语解释

屋上架屋,床上叠床。比喻重复累赘。

成语出处

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俗书之误》:“架屋叠床,触目皆是。”

重岩叠嶂

成语拼音

chóng yán dié zhàng

成语解释

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成语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床叠屋

成语拼音

chóng chuáng dié wū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复繁多。

成语出处

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重床叠架

成语拼音

chóng chuáng dié jià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复繁多。

成语出处

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重床叠架的法令,何尝不严密堂皇,然而,解决了问题么?”

支床叠屋

成语拼音

zhī chuáng dié wū

成语解释

犹叠床架屋。喻重复。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之旧史》:“其《通志·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

遇水叠桥

成语拼音

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语解释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折:“也不用排军校,你端的逢山开道,遇水叠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老施主见得最是,但我还有三个小徒,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护贫僧,方得到此。”

屡见叠出

成语拼音

lǚ jiàn dié chū

成语解释

叠:重叠。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9回:“偏中国是个章程国,形式上很觉严密,实际上绝少遵行,以致选举风潮,屡见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