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可望而不可即

成语拼音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及锋而试

成语拼音

jí fēng ér shì

成语解释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 及锋而试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观机而作

成语拼音

guān jī ér zuò

成语解释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成语出处

《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

一鼓而下

成语拼音

yī gǔ ér xià

成语解释

一次击鼓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

成语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

无功而禄

成语拼音

wú gōng ér lù

成语解释

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同“无功受禄”。

成语出处

《魏略》:“而佞幸之徒,但姑息人主,至无德而荣,无功而禄。”

挺身而出

成语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成语解释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挺身而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拍案而起

成语拼音

pāi àn ér qǐ

成语解释

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满车而归

成语拼音

mǎn chē ér guī

成语解释

满:满满地;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成语出处

明·李贽《又与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兹尚未厌足,如饿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为游嵩少。”

不战而溃

成语拼音

bù zhàn ér kuì

成语解释

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步军不战而溃。”

扶摇而上

成语拼音

fú yáo ér shàng

成语解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