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相辅而行

成语拼音

xiāng fǔ ér xíng

成语解释

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成语出处

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同日而语

成语拼音

tóng rì ér yǔ

成语解释

指相提并论。

成语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蠕蠕而动

成语拼音

rú rú ér dòng

成语解释

像虫子似的前后蠕动身体,形容准备慢慢移动的样子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某些亡国论者又将蠕蠕而动,而且难免勾结某些国际成分(英、美、法内部都有这种人,特别是英国的上层分子),狼狈为奸。”

翘足而待

成语拼音

qiáo zú ér dài

成语解释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成语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可想而知

成语拼音

kě xiǎng ér zhī

成语解释

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成语出处

宋·王楙《野客丛书》:“……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壮,可想而知。”

罕譬而喻

成语拼音

hǎn pì ér yù

成语解释

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

成语出处

《礼记·学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肤寸而合

成语拼音

fū cùn ér hé

成语解释

指(云气)逐渐集合。

成语出处

《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维泰山尔。”

不约而同

成语拼音

bù yuē ér tóng

成语解释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成语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