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方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血气方壮

成语拼音

xuè qì fāng zhuàng

成语解释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成语出处

《新唐书·张嘉贞传》:“昔马周起徒步,谒人主,血气方壮,太宗用之,能尽其才,甫五十而没。”

血气方盛

成语拼音

xuè qì fāng shèng

成语解释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

圆顶方趾

成语拼音

yuán dǐng fāng zhǐ

成语解释

指人类。同“圆首方足”。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如醉方醒

成语拼音

rú zuì fāng xǐng

成语解释

方:刚才。象酒醉才醒一般。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

枘凿方圆

成语拼音

ruì záo fāng yuán

成语解释

枘、凿,榫头与卯眼。一方一圆,则无法投合。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成语出处

明吾邱瑞《运甓记弃官就辟》:“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

大梦方醒

成语拼音

dà mèng fāng xǐng

成语解释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成语出处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读之下,伏查现在时势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详明,譬如大梦方醒,群疑尽释,欣感无已。”

食味方丈

成语拼音

shí wèi fāng zhàng

成语解释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成语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气血方刚

成语拼音

qì xuè fāng gāng

成语解释

犹血气方刚。指精力正值旺盛。

成语出处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面如方田

成语拼音

miàn rú fāng tián

成语解释

面:脸。脸方得像“田”字,指富贵相

成语出处

《南齐书·李安人传》:“帝大惊,目安人曰:‘卿面如方田,状封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