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公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贿货公行

成语拼音

huì huò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

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成语出处

《周书·晋荡公护传》:“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明党相扇,贿货公行。”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成语拼音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成语解释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振缨公朝

成语拼音

zhèn yīng gōng cháo

成语解释

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成语出处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

公是公非

成语拼音

gōng shì gōng fēi

成语解释

公认的是非。

成语出处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直入公堂

成语拼音

zhí rù gōng táng

成语解释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贿赂公行

成语拼音

huì lù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北史·柳彧传》:“前在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

公买公卖

成语拼音

gōng mǎi gōng mài

成语解释

公平合理地买卖。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7回:“大人做道员时,驿上草料豆子,公买公卖,丝毫不亏累民户。”

例行公事

成语拼音

lì xíng gōng shì

成语解释

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自有公论

成语拼音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语解释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自有公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公才公望

成语拼音

gōng cái gōng wàng

成语解释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公才公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