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含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3

属纩含饭

成语拼音

zhǔ kuàng hán fàn

成语解释

属纩: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以验证他是否断气;含饭:入殓时用来放在死者口中的米粒。代指入殓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60回:“不孝于先严见背之日,未获属纩含饭,是尚何以靦颜而为人子也耶!”

忍尤含垢

成语拼音

rěn yóu hán gòu

成语解释

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成语出处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纳污含垢

成语拼音

nà wū hán gòu

成语解释

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满面含春

成语拼音

mǎn miàn hán chūn

成语解释

比喻心情喜悦舒畅,满脸笑容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才回过头来满面含春的向安公子道:‘尊客,这石头放在哪里?’”

蠢动含灵

成语拼音

chǔn dòng hán líng

成语解释

犹言一切众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蜘蛛结网》:“佛經云:‘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天機所運,其善巧方便,有非人智慮技解所可及者。”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人有靈性,鳥有飛騰。常言道蠢動含靈,做場處誰敢消停?”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一折:“[駕云:]寡人拿這彈弓在手,那諸禽百鳥看見,只道要打他,都也驚怕哩。[殿頭官云:]聖上,便好道‘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乃游食髠徒夜敲木板叫街語,驕横鹵莽,以鳴其‘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之説。”

抱朴含真

成语拼音

bào pǔ hán zhēn

成语解释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成语出处

《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忍耻含垢

成语拼音

rěn chǐ hán gòu

成语解释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忍辱含垢

成语拼音

rěn rǔ hán gòu

成语解释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成语出处

《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戴发含齿

成语拼音

dài fā hán chǐ

成语解释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

成语出处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负屈含冤

成语拼音

fù qū hán yuān

成语解释

负:遭受;含:衔在嘴里,比喻忍受。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