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25

琴瑟和好

成语拼音

qín sè hé hǎo

成语解释

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孙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一女。十余年从无角口之事。”

画荻和丸

成语拼音

huà dí huò wán

成语解释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言归和好

成语拼音

yán guī hé hǎo

成语解释

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

成语出处

《清史稿·世祖纪一》:“昔之疆场用兵,本冀言归和好。不幸寇凶极祸,明祚永终。”

群居和一

成语拼音

qún jū hé yī

成语解释

和一:和谐一致。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和谐一致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策辱》:“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琴瑟和同

成语拼音

qín sè hé tóng

成语解释

琴瑟:两种弦乐器名。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成语出处

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再不趁蝶使蜂媒厮断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厮搬弄,但能够鱼水相逢琴瑟和同。”

剪须和药

成语拼音

jiǎn xū huò yào

成语解释

剪:剪掉;须:胡须;和:调制。剪下胡须调制配药。比喻体恤下属。 >> 剪须和药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勣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尝暴疾,毉曰:‘用须灰可治。’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帝曰:‘吾为社稷计,何谢之。’ 《新唐书·李勣传》

混俗和光

成语拼音

hùn sú hé guāng

成语解释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指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一折:“贫僧混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

两头和番

成语拼音

liǎng tóu hé fān

成语解释

指两面拨弄、搅和。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单管两头和番,曲心矫肚,人面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