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鸡的成语
味如鸡肋
成语解释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 味如鸡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成语解释
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卓立鸡群
成语解释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成语出处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成语解释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淮南鸡犬
成语解释
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淮南鸡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