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解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4

放心解体

成语拼音

fàng xīn jiě tǐ

成语解释

指人心离散、瓦解。

成语出处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以酒解酲

成语拼音

yǐ jiǔ jiě chéng

成语解释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 以酒解酲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汉皋解珮

成语拼音

hàn gāo jiě pèi

成语解释

汉皋: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北;珮:同“佩”,饰物。指郑交甫在汉皋台遇到两个女子,女子解宝珠给他。指男女相互爱慕而赠答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珮,泪堕岘亭碑。”

饮鸩解渴

成语拼音

yǐn zhèn jiě kě

成语解释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同“饮鸩止渴”。

成语出处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

衣不解带

成语拼音

yī bù jiě dài

成语解释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仲堪父尝疾患经时,仲堪衣不解带数年。”

杯酒解怨

成语拼音

bēi jiǔ jiě yuàn

成语解释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成语出处

《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推食解衣

成语拼音

tuī shí jiě yī

成语解释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 推食解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聊以解嘲

成语拼音

liáo yǐ jiě cháo

成语解释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诗话前集》卷三:“子美困顿于山川,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议宗文、宗武失学,故聊解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