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就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避祸就福

成语拼音

bì huò jiù fú

成语解释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五十五卷:“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

甄烦就简

成语拼音

zhēn fán jiù jiǎn

成语解释

甄:鉴别。甄别繁冗的,采用简便的

成语出处

《魏书·范绍传》:“绍量功节用,甄烦就简,凡有赐给。”

移缓就急

成语拼音

yí huǎn jiù jí

成语解释

放开缓办的事,去做急于要办的事。

成语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档案》:“略分先后,以为移缓就急之谋,则川事尚可为也。”

骈首就戮

成语拼音

pián shǒu jiù lù

成语解释

指一并被杀。

成语出处

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可怜周戴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骈首就戮。”

慷慨就义

成语拼音

kāng kǎi jiù yì

成语解释

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成语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现在是四更时分,彭、刘、杨三位,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

移船就岸

成语拼音

yí chuán jiù àn

成语解释

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

洗颈就戮

成语拼音

xǐ jǐng jiù lù

成语解释

把脖子洗净,伸到刀下受斩。比喻等待灭亡。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束手就殪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yì

成语解释

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同“束手待毙”。

成语出处

《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

束手就缚

成语拼音

shù shǒu jiù fù

成语解释

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缚”。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