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九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十亲九眷

成语拼音

shí qīn jiǔ juàn

成语解释

指众多亲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梅氏和善述到来,见十亲九眷都在眼前,一一相见了,也不免说几句求情的话儿。”

含笑九原

成语拼音

hán xiào jiǔ yuán

成语解释

原:泛指墓地。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成语出处

宋·王十朋《王忠文公集·黄府君挽词四首》:“齿发如公自古稀,定应含笑九原归。”

箫韶九成

成语拼音

xiāo sháo jiǔ chéng

成语解释

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成语出处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十拷九棒

成语拼音

shí kǎo jiǔ bàng

成语解释

指严刑拷打。

成语出处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待要你十拷九棒,万死千生,打杀这个射粮军,哥也,你可甚么那得甚福。”

十成九稳

成语拼音

shí chéng jiǔ wěn

成语解释

指相当稳妥可靠。

成语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则道嫁良人十成九稳,今日个越不见末尾三稍。”

七贞九烈

成语拼音

qī zhēn jiǔ liè

成语解释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

成语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拼守着七贞九烈,怕甚么六问三推,一任他万打千敲。”

五侯九伯

成语拼音

wǔ hóu jiǔ bó

成语解释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齐州九点

成语拼音

qí zhōu jiǔ diǎn

成语解释

齐: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成语出处

清·张素《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齐州九点苍。”

愁肠九回

成语拼音

chóu cháng jiǔ huí

成语解释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