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身无立锥

成语拼音

shēn wú lì zhuī

成语解释

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灭德立违

成语拼音

miè dé lì wéi

成语解释

灭:消灭。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行眠立盹

成语拼音

xíng mián lì dǔn

成语解释

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

应机立断

成语拼音

yīng jī lì duàn

成语解释

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成语出处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廉顽立懦

成语拼音

lián wán lì nuò

成语解释

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着书立说

成语拼音

zhù shū lì shuō

成语解释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着书立说,鼓吹休明。”

脩辞立诚

成语拼音

xiū cí lì chéng

成语解释

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成语出处

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