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龙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3

虎变龙蒸

成语拼音

hǔ biàn lóng zhēng

成语解释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紫钗记·节镇还朝》:“君侯膺归衮之期,贱子附迁莺着役。风期未远,存问非遥。虎变龙蒸,风云自爱。”

老迈龙钟

成语拼音

lǎo mài lóng zhōng

成语解释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虎窟龙潭

成语拼音

hǔ kū lóng tán

成语解释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成语出处

元·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虎超龙骧

成语拼音

hǔ chāo lóng xiāng

成语解释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汉二祖优劣论》:“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鸱视狼顾,虎超龙骧。”

凤髓龙肝

成语拼音

fèng suǐ lóng gān

成语解释

比喻珍奇美味。

成语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蔼,消受他凤髓龙肝;我寸舌应嚼坏,愧没归遗两女子。”

一登龙门

成语拼音

yī dēng lóng mén

成语解释

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 一登龙门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

鱼升龙门

成语拼音

yú shēng lóng mén

成语解释

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成语出处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鹤骨龙筋

成语拼音

hè gǔ lóng jīn

成语解释

指瘦挺虬曲的样子。

成语出处

宋·苏轼《孤山二咏·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凤舞龙蟠

成语拼音

fèng wǔ lóng pán

成语解释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