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虑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8

先事虑事

成语拼音

xiān shì lǜ shì

成语解释

虑:思考,谋划。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捷,捷则事忧成。”

思前虑后

成语拼音

sī qián lǜ hòu

成语解释

思:思考,考虑;前:原因。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为,再不思前虑后,小弟每每与他说好话,他再不肯听。”

计深虑远

成语拼音

jì shēng lǜ yuǎn

成语解释

计:计谋。虑:考虑。计谋想得很深远。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首也。”

瞻前虑后

成语拼音

zhān qián lǜ hòu

成语解释

瞻:向前望。兼顾前后。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只顾得眼前一点,不晓得瞻前虑后。”

居安虑危

成语拼音

jū ān lǜ wēi

成语解释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成语出处

《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朝不虑夕

成语拼音

zhāo bù lǜ xī

成语解释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朝不虑夕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奋不虑身

成语拼音

fèn bù lǜ shēn

成语解释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

《宋史·赵汝愚传论》:“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

计穷虑极

成语拼音

jì qióng lǜ jí

成语解释

指计虑穷尽。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

防微虑远

成语拼音

fáng wēi lǜ yuǎn

成语解释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成语出处

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谨始虑终

成语拼音

jǐn shǐ lǜ zhōng

成语解释

指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成语出处

明·鹿善继《答范景龙书》:“惟是世变滔滔,党同伐异,任重道远,谨始虑终,往常书本生活,到此躬行实践,别有光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