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目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纲挈目张

成语拼音

gāng qiè mù zhāng

成语解释

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成语出处

清·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耳闻目睹

成语拼音

ěr wén mù dǔ

成语解释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心存目替

成语拼音

xīn cún mù tì

成语解释

存:想念;替:废弃。心里虽然想念,但已废弃看望的行动

成语出处

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历试无效,且有家艰,心存目替,赋诗申怀。”

心存目想

成语拼音

xīn cún mù xiǎng

成语解释

指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覼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风声目色

成语拼音

fēng shēng mù sè

成语解释

声:歌舞;色:女色。指纵情声色

成语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第二卷:“殿中侍御史王旭括宅中别宅女妇,风声目色。”

耳濡目染

成语拼音

ěr rǔ mù rǎn

成语解释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心开目明

成语拼音

xīn kāi mù míng

成语解释

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憾。”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成语拼音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

成语解释

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水母目虾

成语拼音

shuǐ mǔ mù xiā

成语解释

比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成语出处

《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

眉扬目展

成语拼音

méi yáng mù zhǎn

成语解释

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同一话也,以尖新出之,则令人眉扬目展,有如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