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鸟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3

比翼鸟

成语拼音

bǐ yì niǎo

成语解释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鹄面鸟形

成语拼音

hú miàn niǎo xíng

成语解释

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成语出处

元·王恽《入奏行》:“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

兽聚鸟散

成语拼音

shòu jù niǎo sàn

成语解释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成语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长颈鸟喙

成语拼音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成语解释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成语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花香鸟语

成语拼音

huā xiāng niǎo yǔ

成语解释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轻徙鸟举

成语拼音

qīng xǐ niǎo jǔ

成语解释

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成语出处

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鱼溃鸟散

成语拼音

yú kuì niǎo sàn

成语解释

比喻军队溃败。

成语出处

《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禽息鸟视

成语拼音

qín xī niǎo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木干鸟栖

成语拼音

mù gàn niǎo qī

成语解释

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