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牛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6

犀照牛渚

成语拼音

xī zhào niú zhǔ

成语解释

比喻洞察幽微。 >> 犀照牛渚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

气吞牛斗

成语拼音

qì tūn niú dǒu

成语解释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兔角牛翼

成语拼音

tù jiǎo niú yì

成语解释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

成语出处

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成语拼音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成语解释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成语出处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羞以牛后

成语拼音

xiū yǐ niú hòu

成语解释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成语出处

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

鸡尸牛从

成语拼音

jī shī niú cóng

成语解释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成语出处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蠒丝牛毛

成语拼音

jiǎn sī niú máo

成语解释

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明 郎瑛 《七修续稿·诗文·谜序文》:“曷爲廣而無窮,深而難知也?曰:蠒絲牛毛,充棟汗牛,字書之繁也;道聽塗説,井蛙甕雞,學識之拘也。”

气冲牛斗

成语拼音

qì chōng niú dǒu

成语解释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成语出处

宋·岳飞《题青泥赤壁》诗:“雄气堂堂贯牛斗,誓将真节报君仇。”

马浡牛溲

成语拼音

mǎ bó niú sōu

成语解释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成语出处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