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气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4

趾高气昂

成语拼音

zhǐ gāo qì áng

成语解释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趾:脚趾。昂:高高抬起的样子。

颐指气使

成语拼音

yí zhǐ qì shǐ

成语解释

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 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趾高气扬

成语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 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秋高气爽

成语拼音

qiū gāo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成语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客客气气

成语拼音

kè kè qì qì

成语解释

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成语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8回:“巧珍道:‘故歇客客气气算啥夏?’”

心平气和

成语拼音

xīn píng qì hé

成语解释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成语出处

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心高气傲

成语拼音

xīn gāo qì ào

成语解释

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天高气爽

成语拼音

tiān gāo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

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今日天高气爽,众头目每向沙堤射猎一番。”

理直气壮

成语拼音

lǐ zhí qì zhuàng

成语解释

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