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其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二三其意

成语拼音

èr sān qí yì

成语解释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张皇其事

成语拼音

zhāng huáng qí shì

成语解释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成语出处

《宋史·张庄传》:“祖道及庄擅兴师旅,启衅邀功,妄言诸蛮效顺,纳款得地。当时柄臣揽为绥抚四夷之功。奏贺行赏,张皇其事。自昔欺君,无大于此。”

身当其境

成语拼音

shēn dāng qí jìng

成语解释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同“身临其境”。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可惜这些资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写些更具体的事实来,使未身当其境的朋友们也同样感泣一下。”

欺以其方

成语拼音

qī yǐ qí fāng

成语解释

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 >> 欺以其方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

曲尽其妙

成语拼音

qū jìn qí miào

成语解释

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 曲尽其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名符其实

成语拼音

míng fú qí shí

成语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成语出处

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庄庄其士

成语拼音

zhuāng zhuāng qí shì

成语解释

庄庄:端庄正直的样子。指品行端正的人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小问》:“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