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其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名副其实

成语拼音

míng fù qí shí

成语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成语出处

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无出其右

成语拼音

wú chū qí yòu

成语解释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 无出其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如见与语,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

自食其力

成语拼音

zì shí qí lì

成语解释

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成语出处

《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徒有其表

成语拼音

tú yǒu qí biǎo

成语解释

徒:只,仅。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若无其事

成语拼音

ruò wú qí shì

成语解释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三缄其口

成语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成语解释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 三缄其口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有作其芒

成语拼音

yǒu zuò qí máng

成语解释

干将在磨刀石上磨出的剑刃发出了光芒

成语出处

梁启超《谭嗣同传》:“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自食其果

成语拼音

zì shí qí guǒ

成语解释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 自食其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恰如其分

成语拼音

qià rú qí fèn

成语解释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