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晴云秋月

成语拼音

qíng yún qiū yuè

成语解释

晴天的白云,秋天的月亮。比喻人性格爽朗,胸襟高洁

成语出处

《宋史·文同传》:“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望穿秋水

成语拼音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成语解释

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冰壶秋月

成语拼音

bīng hú qiū yuè

成语解释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成语出处

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明察秋毫

成语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 明察秋毫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凛若秋霜

成语拼音

lǐn ruò qiū shuāng

成语解释

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成语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春兰秋菊

成语拼音

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春韭秋菘

成语拼音

chūn jiǔ qiū sōng

成语解释

韭:韭菜;菘:一种阔叶蔬菜。泛指时新菜蔬

成语出处

《南齐书·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洞察秋毫

成语拼音

dòng chá qiū háo

成语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