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屡次三番

成语拼音

lǚ cì sān fān

成语解释

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徐大军机本来是最恨舒军门的,屡次三番请上头拿他正法。无奈上头天恩高厚,不肯轻易加罪大臣。”

六臂三头

成语拼音

liù bì sān tóu

成语解释

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成语出处

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头待怎么,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

两头三绪

成语拼音

liǎng tóu sān xù

成语解释

形容心意烦乱。

成语出处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颊上三毫

成语拼音

jiá shàng sān háo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同“颊上三毛”。

成语出处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大酺三日

成语拼音

dà pú sān rì

成语解释

酺:聚饮。大聚饮三天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饶安县言白雉见。”裴松之注引《魏书》:“赐饶安县田租,勃海郡百户牛酒,大酺三日。”

阳关三迭

成语拼音

yáng guān sān dié

成语解释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 阳关三迭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盈三虚

成语拼音

sān yíng sān xū

成语解释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草庐三顾

成语拼音

cǎo lú sān gù

成语解释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 草庐三顾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火冒三尺

成语拼音

huǒ mào sān chǐ

成语解释

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三薰三沐

成语拼音

sān xūn sān mù

成语解释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丙午九日咏菊》:“三薰复三沐,岁宴与君期。”